首页
项目分类
名师专家
论文服务
知识产权
未来商城
学习论坛
学习视频
健康养生
科研动态
关于我们
登录
注册
科研资讯
了解前沿资讯,关注最新动态
您的位置:
首页
>
科研资讯
科学家解析雄激素调控性别差异的分子细胞基础
浏览量:5945
作者: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发布于:2024-04-11
文字:
【大】
【中】
【小】
性别差异存在于人类的发育、衰老和疾病发生过程中。例如,肿瘤更高发于男性,而自身免疫性疾病则高发于女性。雄激素水平的高低是性别差异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解析雄激素调控性别差异的分子机理和细胞机理具有科学意义。
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高栋研究组和陈洛南研究组,联合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前沿创新中心白凡研究组、深圳湾实验室于晨研究组,解析了雄激素在性别差异中的作用。该研究对于探究性别差异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以及开发性别特异的新型诊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4月10日,相关研究成果以
Sex differences orchestrated by androgens at single-cell resolution
为题,发表在《自然》(
Nature
)上。
该研究对雄性小鼠进行了去除雄激素处理,对雌性小鼠进行了添加雄激素处理,基于小鼠17个不同的组织器官,利用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并结合多种功能机制实验,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全面解析研究。
在器官大小上,雄激素犹如“营养师”,能够对不同器官进行瘦身或者增重。在细胞水平上,雄激素如同“建筑师”,改变细胞组成进而调控器官构造,如雄激素在多个器官中均能够抑制Ⅱ型固有淋巴细胞(ILC2)的数量,而ILC2具有调控炎症反应的功能,为探讨性别差异性炎症疾病的发病机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分子水平上,雄激素俨如“音乐指挥家”,能够像协调不同乐器演奏一样协调不同性别差异基因的表达。这些基因有望作为性别差异性疾病的分子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该研究在疾病关联分析中发现,性别差异性疾病的潜在致病基因富集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参与的抗原递呈信号通路中。该信号通路是获得性免疫的重要环节,而雄激素在多种器官和细胞类型中均可调控MHC分子的表达水平。
上述成果剖析了雄激素调控性别差异的生物学机制,为靶向雄激素信号通路治疗性别差异性疾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雄激素调控性别差异的分子细胞基础
仅用于知识分享 如有侵权,请联系zhangguannangywl@163.com修改删除。
相关推荐
更多
机器人除了震撼还能提供哪些启发
2023-02-08
西工大翼身融合大型客机缩比试验机试飞成功
2023-02-08
西安交大发现阿片类药物成瘾免疫学机制
2023-02-08
西工大团队在难熔高熵合金领域取得重要成果
2023-05-12
哈工大硬核技术助力天舟六号货运飞船发射成功
2023-05-15
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驶出北极圈
2023-09-18
2023年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综述
2023-09-19
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黄河干流首次达到Ⅱ类水质
2023-09-19
世界首颗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正式上岗”
2023-09-19
中国科学家成功绘制人体免疫系统发育图谱
2023-09-19